Предпочтительная Новинка цветы Фаленопсис семена многоцветные по желанию горшечные смешанные цвета 20/пакет
Предпочтительная Новинка цветы Фаленопсис семена многоцветные по желанию горшечные смешанные цвета 20/пакет
Предпочтительная Новинка цветы Фаленопсис семена многоцветные по желанию горшечные смешанные цвета 20/пакет
Предпочтительная Новинка цветы Фаленопсис семена многоцветные по желанию горшечные смешанные цвета 20/пакет
Предпочтительная Новинка цветы Фаленопсис семена многоцветные по желанию горшечные смешанные цвета 20/пакет

Предпочтительная Новинка цветы Фаленопсис семена многоцветные по желанию горшечные смешанные цвета 20/пакет

4.9
772 ta sotildi
Eng kam miqdor: 1 dona

dan boshlab

23 958 so'm

Kafolatlangan yetkazib berish muddati

Agar biz 45 kun kechiksak, buyurtmani bepul olasiz. Batafsil

Har doim siz bilan aloqada

Biz har kuni savollarga har qanday savollarga javob beramiz.

To'lovni qulay usulda xavfsiz qiling

Biz to'lovlarni turli xil usullarda qabul qilamiz.

Bo'lib to'lash mavjud

Uzum
maxsulotni tanlang
inTend
maxsulotni tanlang
Buyurtmani rasmiylashtirish paytida muddatli to‘lovni tanlang. Muddatli to‘lovning yakuniy qiymati rasmiylashtirishda hisoblanadi.
Предпочтительная Новинка цветы Фаленопсис семена многоцветные по желанию горшечные смешанные цвета 20/пакет

Mahsulot haqida

Xususiyatlar

Происхождение

Внутренние

Класс

1

Скорость прорастания

92

Содержание воды

7

Ясность

99

Категория

Веселый класс

Класс листвы

Просмотр цветов Категория

Класс подвешивания

Категория фестиваля

Марка

Минцзин

Разнообразие

Фаленопсис

Сорт чистоты

99

Подходящая температура для роста

20

Вид

Семена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

Семена цветов для домашнего садоводства

Ли импортировать

Нет

Сценарии применения

Домашняя обстановка

Озеленение работает

Домашнее Садоводство

Балкон огород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питомников

Способ упаковки

Простой

Этап полного цветения

Мульти-сезон

Способ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Посев рассады

Вредители и болезни

Нет

Дата посева

Мульти-сезон

Tavsif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形态特征

 蝴蝶兰约100种,原产欧亚、北非、北美和中美。两个很有名的种:二叶舌唇兰开白花,植株较小;绿花舌唇兰花大,绿白色,株形也较大。两者均有 5~15朵花,芳香,簇生成穗状花序。

 

  蝴蝶兰茎很短,常被叶鞘所包。叶片稍肉质,常3~4枚或更多, 正面绿色,背面紫色, 椭圆形,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 楔形或有时歪斜,具短而宽的鞘。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长达5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 分枝;花序柄绿色,粗4~5毫米,被数枚鳞片状鞘;花序轴紫绿色,多少回折状,常 具数朵由基部向顶端逐朵开放的花;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3~5毫米;花梗连同子房 绿色,纤细,长2.5~4.5厘米;花白色,美丽,花期长;中萼片近椭圆形,长2.5~3 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钝,基部稍收狭,具网状脉;侧萼片歪卵形,长2.6~3.5厘米,宽1.4~2.2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并贴生在蕊柱足上,具网状脉;花瓣 菱状圆形,长2.7~3.4厘米,宽2.4~3.8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收狭呈短爪,具网状脉;唇瓣3裂,基部具长约7~9毫米的爪;侧裂片直立,倒卵形,长2厘米,先端圆 形或锐尖,基部收狭,具红色斑点或细条纹,在两侧裂片之间和中裂片基部相交处具1 枚黄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长1.5~2.8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渐狭并且具2 条长8~18毫米的卷须,基部楔形;蕊柱粗壮,长约1厘米,具宽的蕊柱足;花粉团2个,近球形,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片。花期4~6月。

 

 

  蝴蝶兰花姿婀娜,花色高雅繁多,花形似蝴蝶而得名,在世界各国广为栽培。它虽属气生兰,但却没有假珠茎,仅基部有极短的茎。叶宽而厚,长椭圆形,可达50厘米以上。有的品种在叶上有美丽的淡银色斑驳,下面为紫色。花梗由叶腋中抽出,稍弯曲,长短不一,开花数朵至数百朵,形如蝴蝶,萼片长椭圆形,唇瓣先端三裂,花色繁多,可开花一个月以上,国外多作切花,是洋兰中的高档品。绝大部分的蝴蝶兰都没味,只有少数有味道,我们叫它带香味的蝴蝶兰,这种蝴蝶兰很稀有,可很多人闻了后说那是臭味,还有人在那花附近工作被熏的头痛。

生长习性

喜欢高气温、高湿度、通风透气的环境;不耐涝, 耐半阴环境,忌烈日直射,忌积水,畏寒冷,生长适温为22~28℃,越冬温度不低于15℃。

 

栽培条件

  (一)温度

 

  蝴蝶兰为热带型植物,栽培温度应该维持于15~34℃之间。适当的温度如下:生长阶段为26~27℃,开花阶段为19~21℃,为了得到更多的花梗,温度可维持于18~20℃,共计4~8周。在光线不足或日温过高时,要维持于18℃以加强催花(诱生花芽)。因为开花时期也要维持叶片生长,低温时期不要太久。在光线不足时,如果气温大于23℃的时间超过24小时,会导致过多的营养生长而损失花苞。

 

 

  (二)光量

 

  1.在荷兰地区

 

  为得到适当的叶片与根部发育,需要提供足够光线。过多的光量则导致叶片有烧痕。太低的光量(低于100W/m 2)则导致植株生长停滞、品质不良、花苞发育不当且根部发育不良。适当的光量为2002,在阳光强烈的夏天(1400 W/㎡),要使用80~85﹪的遮荫网。

 

  2.在热带地区

 

  需要具有维持80~90﹪遮荫能力。通常使用遮荫65﹪的固定网与另一组遮荫65﹪的活动网。在具有暴雨的地区,要使用塑料布屋顶以减少病害,并减少雨水对介质的淋洗。(Note:此段内容针对印尼等地的遮雨棚简易设施,并不是讨论亚热带温室)

 

  适当的光量如下:

 

  1.成长阶段:5000~8000lux

 

  2.开花阶段:8000~15000lux

 

  在终年阳光普遍的地区,光量需求可提高20﹪。但是要注意光线的折射能力,使兰株叶片都得到均匀光线。高光量时要维持较高的相对湿度。

 

  (三)人工补光

 

  人工补光对叶片温度、微气候、兰苗成长都有益处,并可减少植株损失。其特点如下:

 

  1.穴盘小苗成长:促进生长快速并减少兰株损失;

 

  2.生长阶段:促进成长快速与发育更好;

 

  3.开花阶段:对花梗与花芽发育有帮助,减少花芽损失,增加品质。

 

  在冬天,蝴蝶兰至少需求12~14小时,3500~4000 lux的光量,因此适合使用人工光源。在有阳光的天气下使用过量光源将引起叶片转成红色,因而导致生长停滞。此外兰株至少维持8小时的暗期以确定可吸收二氧化碳。

 

  (四)二氧化碳浓度

 

  蝴蝶兰为景天酸代谢植物,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适当的浓度为600~800ppm。

 

  (五)相对湿度

 

  蝴蝶兰由于其生理结构可以保护自身在低湿状态下受到的应力影响,但是在太湿的环境下,高温高湿往往相伴着病害。最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为60%~80%RH。在高温低湿环境下需要增加相对湿度。适用的设备系统包括在温室上方以高压喷雾设备增加雾粒,在植床下方洒水,使用水墙与风扇等。但是要避免造成作物潮湿。加湿另一个附加效益是降低温度。

 

  (六)其它资料

 

  作物生长在高相对湿度的环境时,白日温度与日照量都可以增加,使温室内部维持恒温,并且要维持良好的空气循环。因此温室高度最好高于植物3~4公尺。

 

  为了能够分析植物生长所面临的问题,微气候的量测与记录十分重要。例如光量、温度与相对湿度都要进行量测与记录。量测作业可使用微电脑或手持的传感器,每日最高/最低值都需要量测。

栽培计划

  蝴蝶兰切花的栽培区分成两阶段:

 

  1.生长阶段:自小苗至成熟株。

 

  2.开花阶段:进行催花与切花出售。

 

  (一)生长阶段   

 

开始栽培时,较小型的品种或分级较小的小苗要在另一植床栽培。大型品种与较大等级可放置成方型排列,但是在叶幅开始接触之前要进行疏盆以避免长成又细又长的叶片。在欧洲,生长阶段所需植床面积约为总栽培面积的10﹪。

 

  (二)开花阶段

 

  经济成本计算,有5年的开花期

 

  在植株已发育成4~5叶后,重新移植在15~17cm盆,盆器间距在此已可固定。具有较大叶幅的品种间距要加大。在兰株已成长至足够的大小,而且根系发育健全时,此兰株即可做为开花株。

 

  每平方公尺平均约有20株,自开花种植到商业生产共有5年。苗株如果太小或是根系发育不良,花梗则更小而且花朵较小,盆插时间也不长,至下次抽梗的时间也更久。

 

  蝴蝶兰应该栽培于透明盆器。透明盆器可确保其成长更有活力,根系品质更好。盆器放在植床上,通风应该良好。活动植床宽度要小于1.6公尺,高度要适当,因此切花工作容易进行。

 

  灌溉系统

 

  可用的灌溉方法有:

 

  1.使用滴灌管路,

 

  2.利用固定喷嘴,由上而下灌溉,

 

  3.以人力进行,

 

  4.上述方法加以组合。

 

  蝴蝶兰叶片在叶片施肥时很容易自叶面吸收尿素等肥份。多孔性的介质对根部十分重要,尽管有负面的毛细效应但是其优点更多。在成长初期,使用淋灌或灌溉手臂进行灌溉对作物十分有用。在开花阶段,为了避免浇水引起花瓣上的灰霉病,使用滴灌管路较好。在花梗已有许多花朵时,自上方浇水容易造成花梗折断。

 

  灌溉水不得含有化学成分与可见的微生物。水中所含的钠、氯离子不得超过100mg/l ,重碳酸盐不得过量。如果没有良好水源,则必须使用逆渗透处理的水。浇水水量与气候、介质与株龄有关。在西欧的环境,灌溉水量大约如下:冬天7~10天1次,夏天5~7天1次。在生长时期,水温需要为18~20℃以避免根部损失。

 

  在生长期与移至大盆的第一个月,水分必须由上方施用,除了可以确实维持介质足够湿润之外,也可避免介质顶层产生盐化现象。在根部发育健全后可改用滴灌系统。一年至少要有一次自上方给水以淋洗介质。

 

  肥料

 

  蝴蝶兰的施肥可使用复合肥料或是直接施用氮肥。肥料的施用依品种而异。如果使用基肥,基肥必须含有Dolokal (L3~4 kg / l)与PG混合物,pH的范围为5.2~6.2,EC范围为0.8~1.2mS/cm。氮肥如果太高会导致叶片过度生长。EC值如果太高,根部则会死亡。如果太低,植株缺乏微量元素。量测EC最好的方式是灌溉后收集底部排出的水分。超过1.5mS/cm代表此盆内介质已盐化。通常根部会形成桶红色斑点,这时需要以清水或低EC的水质加以淋洗。

 

  蝴蝶兰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温持续很久,否则不应停肥。冬天为蝴蝶兰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导致无花或花少。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7~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蝴蝶兰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2~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

 

  开花阶段

 

  植株具有5片成熟叶片时可进行催花。在植株足够成熟而且历经一个转换时期即自然抽出花梗。在秋天的自然催花于第二年2~3月即可出售。利用温度与光量调节可控制花期。花梗上所有花苞除最后一朵外而其它花苞已全部开放时即可切下销售。切下花梗时通常已具有三个花芽。第二株花梗即自其余花芽抽出,而且自顶芽开始。然而催出这种新花梗所需求的时间更久,因此是否采用此项先自然开花再抽出第二花梗的方式则由所需花梗品质与销售计划以决定。除了第一花梗,只要植株健康,第二次可有双花梗生成,可以当做切花出售。因此平均每年可售出2.5支花梗。花梗抽出后以吊绳维持挺直以避免变曲。

 

  未成熟花株

 

  在生长时期,未成熟即抽出的花梗需要迅速摘除。在花梗未变硬之前可以以人工摘除。如果花梗已坚硬,则必须以工具切除。摘除或切除作业之前,手与工具都必须消毒以避免传染疾病。在生长期维持27℃的温度可避免此过早开花现象。

分期养护

  蝴蝶兰从瓶苗到开花出售分5个生长阶段:瓶苗、小苗、中苗、大苗、开花阶段。栽培管理要点如下。

 

  一、前期管理。瓶苗生长阶段,最适生长温度白天为25~28℃,夜间18~20℃。小苗阶段生长适温23℃。35℃以上或10℃以下,生长停止。刚出瓶的小苗温度应低于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80%,光线控制在1000勒克斯以下。通过一段过渡期后,光照逐渐提高到1万勒克斯,最后可达1.5万勒克斯。

 

  小苗生长阶段的肥水管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组培苗出瓶后3~5天内不宜灌肥、浇水,但需马上进行杀菌处理。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叶面杀菌,隔天喷生根粉,喷3次。经3~5天过渡期后,第1次灌肥,用花多多10号(氮、磷、钾比例为30:10:10)1800倍液喷施,以水苔全湿为标准。隔1天再用花多多10号(30:10:10)2500倍液喷叶面肥。1周后,据小苗干湿情况第2次灌肥,此时以高氮、低磷、低钾为施肥原则。

 

  经4个月培育后,小苗长成中苗,此时应换盆。水草松紧度以手自然握拳掌心下方肌肉的松紧度标准,松紧度可大可小,但必须统一标准。中苗时期管理基本和小苗阶段相似,但光照可提高到2万勒克斯。施肥以花多多8、1号(氮、磷、钾比例分别为20:10:20、20:20:20)交替使用。中苗时期要注意新叶的走向与长势,一般按东西走向放置,并定期对叶片进行反转。此时施肥原则为低氮、高磷、高钾。

 

  中苗经4~6个月培育后进入大苗阶段。管理方法与中苗一样,但施肥采用1号花多多(氮、磷、钾比例为20:20:20)。

 

  二、后期管理。开花期即生长后期的管理。蝴蝶兰的开花是低温促成的,所以除在管理上要精细外,还应控制好温度。首先保持温度在20℃以上2个月,以后将夜间温度降至18℃以下,45天后形成花芽。花芽形成后夜间温度保持在18~20℃,白天保持25~28℃。3~4个月后可开花,花期温度略为降低,但不低于15℃,花芽伸出后必须竖立支柱,即在花茎伸展而尚未倒伏前竖立支柱,并将花茎绑在支柱上,留给花茎伸长增粗的空间。

 

  开花期水肥管理尤为重要。浇水宜在上午10时实施,避免将水直接洒到花朵上。浇水后采用抽风机通风,保持棚内空气新鲜,使残留水分尽快散失。此时施肥以花多多2号(氮、磷、钾比例为10:30:20)1000倍液为佳,视蝴蝶兰自身状况而定。

 

  蝴蝶兰易患软腐病、灰斑病。软腐病传染性极快,一旦发现立即将病株隔离。病株可用代酸锰锌或好生灵防治。通常15天杀菌1次。

 

  蝴蝶兰也分不同季节的养护,冬天为蝴蝶兰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导致无花或花少。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7天至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蝴蝶兰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2周至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2]

养护要点

  1.栽培介质:蝴蝶兰常见的栽培介质主要以水草、苔藓为主。

 

  2.温度:家庭养蝴蝶兰首先要保证温度。蝴蝶兰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生长时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蝴蝶兰适宜生长温度为16~30℃。秋冬和冬春之交以及冬季气温低时应注意增温,一般冬季有供暖设备的房间,这个温度不难达到,但要注意,不要将花直接放在暖气片上或离之过近。夏季温度偏高时需要降温,并注意通风,若温度高于32℃,蝴蝶兰通常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要避免持续高温。春节前后为盛花期,适当降温可延长观赏时间,开花时夜间温度最好控制在13~16℃之间,但不能低于13℃。

 

  3.浇水:蝴蝶兰原产于原始森林中,雾气较多,温度较高。蝴蝶兰没有粗大的假球茎储存养分,如果空气中湿度不足,则叶面发皱且软弱无力。因此,蝴蝶兰宜在通风、湿度高的环境中栽培养护。蝴蝶兰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60%~80%。蝴蝶兰新根伸长旺盛期要多浇水,花后休眠期少浇水。春秋两季每天下午五时前后浇水一次,夏季植株生长旺盛,每天上午九时和下午五时各浇一次水,冬季光照弱,温度低,隔周浇水一次已足够,宜在上午十时前进行。如遇寒潮来袭,不宜浇水,保持干燥,待寒潮过后再恢复浇水。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当栽培基质表面变干时再浇一次透水,水温应与室温接近。当室内空气干燥时,可用喷雾器直接向叶面喷雾,见叶面潮湿即可,但注意,花期喷水不可将水雾喷到花朵上。自来水应贮存72小时以上方可浇灌。4.光照:尽管蝴蝶兰较喜阴,但仍需要使兰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后,适当的光可促使蝴蝶兰开花,使开出的花艳丽持久,一般应放在室内有散射光处,勿让阳光直射。

 

  5.通风:蝴蝶兰的正常生长需要流动的新鲜空气,故家养蝴蝶兰通风一定要良好,尤其是在夏季高湿期,一定要以良好的通风来防暑,同时也能避免病虫害的感染。

 

  6.营养:蝴蝶兰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温持续很久,否则不应停肥。冬天为蝴蝶兰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导致无花或花少。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7~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蝴蝶兰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2~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

 

  7.花后管理:花期一般在春节前后,观赏期可长达2~3个月。当花枯萎后,须尽早将凋谢的花剪去,这样可减少养分的消耗。如果将花茎从基部数4~5节处剪去,2~3个月后可再度开花。但这样植株养分消耗过大,不利于来年的生长。如想来年再度开出好花,最好将花茎从基部剪下,当基质老化时,应适时更换,否则透气性变差,会引起根系腐烂,使植株生长减弱甚至死亡。一般在新叶生长出的5月份换盆为宜。

 

  注意事项

 

  1.浇水过频:栽培蝴蝶兰的朋友,总是担心蝴蝶兰缺水,不管栽培介质是否干燥,天天浇水,造成严重烂根。

 

  2.温度过低:通常蝴蝶兰开花株上市的时间大多在早春,而买回家后一般也都置于客厅等处欣赏,这些地方的日温虽然足够,但夜温却稍嫌偏低。另一方面,专业栽培的兰花大多是在设备良好的温室里,相比之下,家里的温度和湿度都稍嫌不足,使得植株的长势往往会日益衰弱。因此,有时不论养护得多么好,兰花仍有不开花的时候。

 

  3.施肥过量:有肥就施,而且不注意浓度,觉得施了肥就会长得快。须知蝴蝶兰宜施薄肥,应少量多次。切记“进补”不可过度,不然适得其反。

 

  4.小株种大盆:觉得用大盆,可以给蝴蝶兰宽松的环境,用料充足。其实用大盆后,水草不易干燥,须知蝴蝶兰喜通气,气通则舒畅。

 

  5.花朵干包:现在的蝴蝶兰大多是催花催出来的,离开基地以后,环境改变后很容易出现干包问题,这时不要认为是干的,不要多浇水,而是增加室内的湿度,控制室内的温度,温度不能太高。购花时尽量选花瓣厚的。

栽培管理

  概述

 

  喜高气温、高湿度、通风半阴环境,忌水涝气闷。越冬温度不低于15度。由于蝴蝶兰出生于热带雨林地区,本性喜暖畏寒。生长适温为18~30℃,冬季15C以下就会停止生长,低于10℃容易死亡。在岭南各地如要进行批量生产,必须要有防寒设施,实行保护性栽培。如果家庭小量种植,在遇冷时立即移入室内保持温度便可以安全过冬。

 

  对它的繁殖大多采用细胞组织培养,经试管育成幼苗移栽,大约经过两年左右便可开花。有些母株当花期结束后,有时花梗上的腋芽也会生长发育成为子株,当它长出根时可从花梗上切下进行分株繁殖。

 

  质料

 

  由于其气生属性,其盆栽的植料不宜用泥土,而要采用水苔、浮石、桫椤屑、木炭碎等,或者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渺楞板(又称蛇木)上,让它自行附着生长。这种栽培方法乃系仿照它在原始时的生态环境。当它开花时把整块板子挂在墙上观赏,确实别有一番韵味。蝴蝶兰的气根颇多,其根尖翠绿,相当敏感,要细心加以保护,切不可触动损伤根尖,否则此根会停止生长。

 

  温度

 

  蝴蝶兰属热带高温兰,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低于15度即进入休眠,低于10℃容易死亡。但高于35℃高温影响生长并容易患病。开花需经历一个月的15~18℃低温才能促成花芽分化,此后如果继续持续低温则花梗萌发迟缓。

 

  空气

 

  蝴蝶兰喜欢空气高湿且通风的环境。要求空气经常保持湿度60%~80%,并且保持空气流通最好有微风吹拂,盆内不能积水过多,根如果被液态水包围达6~8小时,极易烂根,所以通气是养好蝴蝶兰的关键,质料需酥松透气则根生长强健。忌干热风吹拂。北方冬季种植不能放在暖气片上或直对空调风吹拂。

 

  阳光

 

  蝴蝶兰自然条件下多附生于热带雨林高树枝干上有树荫庇护。忌烈日直射,否则会大面积灼伤叶片,但也不耐室内过阴,会导致生长缓慢不利于养分存储和开花。最好能放于朝北朝东的阳台或窗台旁,使之接受到散射光,则生长强健病害少。

 

  水分

 

  由于没有匍匐茎和假鳞茎,蝴蝶兰不耐旱,又由于气生性质 蝴蝶兰也畏涝湿。夏季高温时期保持材质湿润即可,可用喷雾洒水降温增湿(但不能使叶心留水容易烂心)也可在花盆旁用湿润的毛巾增湿,但一定注意:根不能长时间过分阴湿,特别是被液态水长时间包围极易腐烂,如夏日每日浇水量以当日能自然风干为好,间干间湿,这样会大大减少腐根和病害的发生率。冬季少浇水仅保持材质微湿即可。

 

  施肥

 

  蝴蝶兰施肥原则为 薄肥勤施,切忌过浓化肥。浓度以化肥包装说明上标称浓度再稀释1倍左右适宜。即在1500~2000倍左右。也可用蝶兰专用肥。在生长期施氮钾肥 催花期施用磷钾肥。每周或半月施用一次即可。开花期休眠期不施肥,但在花前期和花后期应注意适当补充肥料。

栽培技术

  蝴蝶兰为附主性兰花,栽培时要求根部通气好,盆栽基质必须疏松、排水和透气,常用苔藓、蕨根、树皮块、棷壳或蛭石等。新株栽植后约3O-40天长出新根。

 

  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花芽形成至开花期,多施磷钾肥。并经常在地面、叶面喷水,提高空气湿度,对茎叶生长十分有利。每年5-6月花后新根开始生长时换企,温度应在 20-25℃。若温度太低,新株恢复慢,而且易腐烂。32℃以上高温对蝴蝶兰生长不利,会促使其进入半休眠状态,影响花芽分化,结果不开花。蝴蝶兰花序长,花朵大,盆栽时需立支架,防止倾倒,影响花容。

 

  花盆要大点花盆大小也很重要,如花卉的根部很大,花盆也要适当增大,如根部较小,也不要用太大的花盆,如花盆较大内装土壤则多,容易使土壤通透性较差。栽种时,兰花、山茶、杜鹃、白兰、栀子等需用酸性土(山土),蝴蝶兰、君子兰用腐叶土,桂花、铁树、棕竹等用田园土2/3,外加煤球灰1/3,目的是增加土壤通透性。

病虫害防治

  蝴蝶兰开花主要受温度影响。花芽分化需要低温刺激。在日间20~23℃夜间18℃以下低温(但不可长时间低至15℃以下)刺激一月后即可使茎内的潜伏芽转化为花芽。此后当花芽突破表皮长为花梗后,就需要较高温度,以正常的生长温度为宜,持续低温会致使花梗抽发缓慢,花朵偏小甚至中途萎焉。开花期适当增加日照有助于花大色艳提早开花。蝴蝶兰病虫害防治蝴蝶兰病害的发生大多因为环境及卫生不佳导致,尤其是在低温或日照不足时特别容易产生病害,定时的环境清扫及温湿控制、病株快速移除可防止大部份的病害发生及传播。蝴蝶兰的病害一般可分为细菌、霉菌、昆虫、环境产生,发病情形及防治方法如下:

 

  细菌性病害:此类病害一开始多于内部组织繁殖,而后漫延于叶面及株体表面上,常见症状有分泌汁液及腐烂,多因浇水过量或经由昆虫或植株间的接触传染。黑腐病症状:为兰株常见的疾病,蝴蝶兰获病通常全株溃烂而死,是相当严重的病害。防治方法:需特别注意温室通风,也需适当调降温度。若有兰株发生此并需避免喷洒水份,避免病情延漫。应以杀菌粉喷洒预防未获病兰株,并仅快将病株移除。

 

  褐腐病症状:可说是兰病中相当难处理的的一种病害,初期于株体或叶面产生淡色斑点,随后渐渐变浓转成深褐色,并让株体产生皱折。褐腐病发病延伸相当快,从初步发病至皱摺产生发生腐烂只需一日时间,通常早上染病晚间即开始腐烂,是相当麻烦的蝴蝶兰病害。褐腐病大多发生在空气湿度高的环境,由以春夏时节最易发病,此时是空气湿度较高,兰株生长较快的时间,一旦兰株得病易使周围兰花一同获病。防治方法:褐腐病易发生于空气湿度高的环境,若是有兰株发现病状需停止浇水,并且将发病部份剪除,并施以杀菌药物,若是病情严重或有病况扩大疑虑可将病株移除或隔离。若其它兰株有染病风险可以杀菌粉喷洒预防,春夏时湿度亦要严格控制,并且保持兰园通风及环境清洁。

 

  霉菌:环境湿度变化太大或是土壤及养液肥肥力因素引起植株受损,发生霉菌攻击兰猪组织。降低灌溉水EC值、减少介质水分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另外兰花花瓣上的灰霉病也属霉菌病变,会在兰花朵上形小斑点,这种病变的原因在于过于潮湿或是相对湿度太高,需进行温湿度控管。

 

  斑点病症状:大多发病于的叶上,初期叶面会产生圆形黑褐色斑点,斑点逐渐扩散最后导致兰株腐烂,属于菌病一种,多发生于秋冬低温潮湿且通风不良之环境。防治方法:这种病变多发生在低温潮湿且通风不良之环境,防治方法首重改善潮湿并保持叶面干燥,在寒冷天候仅量少浇水,并且提高环境温度并保持通风,物使潮湿水份滞流于株体上。叶枯病症状:叶枯病在初期会于叶尖开始变色,随后逐渐漫延至全叶及全株,最后整株兰花呈深褐色,受害兰株株体硬死。这种病变亦因环境过于潮湿导致,需注意湿度控制。

 

  防治方法:注意兰园的湿度控制,改善通风也是需要特别注意处。若有发病疑虑可喷洒杀菌粉预防,已获病兰花需尽快切除隔离避免灾情扩大。

 

  昆虫蛞蝓与蜗牛蛞蝓跟蜗牛是常见的蝴蝶兰害虫,常发生的病害情形是幼株体被啃咬产生小洞,影响兰花外观及生长。蜗牛与蛞蝓的病害相当快速,短期间就可造成很多兰株受害,一旦发现需尽快处使用除虫药剂驱除。蹒类红蜘蛛蹒类会在叶部叮咬产生变形与变色,造成兰花外观及生长不利因素。可以杀虫剂控制这类病虫。

 

  环境引起的生理异常 花苞掉落在兰花开花完后,若是光线过强室温温度太高,容易发生花期未结束即脱落现像。若是兰花根部发展不良也有可能造成。蝴蝶兰花苞掉落需从以上两点着手处理。斑点兰花产生斑点不一定是病菌问题,有时光线过强或是环境适应不良也会产生相同症状,需注意环境之变化,尤其是株体迁移时亦需特别注意。

 

Barcha xususiyatlar

Xususiyatlari

Происхождение

Внутренние

Класс

1

Скорость прорастания

92

Содержание воды

7

Tavsif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形态特征

 蝴蝶兰约100种,原产欧亚、北非、北美和中美。两个很有名的种:二叶舌唇兰开白花,植株较小;绿花舌唇兰花大,绿白色,株形也较大。两者均有 5~15朵花,芳香,簇生成穗状花序。

 

  蝴蝶兰茎很短,常被叶鞘所包。叶片稍肉质,常3~4枚或更多, 正面绿色,背面紫色, 椭圆形,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 楔形或有时歪斜,具短而宽的鞘。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长达5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 分枝;花序柄绿色,粗4~5毫米,被数枚鳞片状鞘;花序轴紫绿色,多少回折状,常 具数朵由基部向顶端逐朵开放的花;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3~5毫米;花梗连同子房 绿色,纤细,长2.5~4.5厘米;花白色,美丽,花期长;中萼片近椭圆形,长2.5~3 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钝,基部稍收狭,具网状脉;侧萼片歪卵形,长2.6~3.5厘米,宽1.4~2.2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并贴生在蕊柱足上,具网状脉;花瓣 菱状圆形,长2.7~3.4厘米,宽2.4~3.8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收狭呈短爪,具网状脉;唇瓣3裂,基部具长约7~9毫米的爪;侧裂片直立,倒卵形,长2厘米,先端圆 形或锐尖,基部收狭,具红色斑点或细条纹,在两侧裂片之间和中裂片基部相交处具1 枚黄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长1.5~2.8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渐狭并且具2 条长8~18毫米的卷须,基部楔形;蕊柱粗壮,长约1厘米,具宽的蕊柱足;花粉团2个,近球形,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片。花期4~6月。

 

 

  蝴蝶兰花姿婀娜,花色高雅繁多,花形似蝴蝶而得名,在世界各国广为栽培。它虽属气生兰,但却没有假珠茎,仅基部有极短的茎。叶宽而厚,长椭圆形,可达50厘米以上。有的品种在叶上有美丽的淡银色斑驳,下面为紫色。花梗由叶腋中抽出,稍弯曲,长短不一,开花数朵至数百朵,形如蝴蝶,萼片长椭圆形,唇瓣先端三裂,花色繁多,可开花一个月以上,国外多作切花,是洋兰中的高档品。绝大部分的蝴蝶兰都没味,只有少数有味道,我们叫它带香味的蝴蝶兰,这种蝴蝶兰很稀有,可很多人闻了后说那是臭味,还有人在那花附近工作被熏的头痛。

生长习性

喜欢高气温、高湿度、通风透气的环境;不耐涝, 耐半阴环境,忌烈日直射,忌积水,畏寒冷,生长适温为22~28℃,越冬温度不低于15℃。

 

栽培条件

  (一)温度

 

  蝴蝶兰为热带型植物,栽培温度应该维持于15~34℃之间。适当的温度如下:生长阶段为26~27℃,开花阶段为19~21℃,为了得到更多的花梗,温度可维持于18~20℃,共计4~8周。在光线不足或日温过高时,要维持于18℃以加强催花(诱生花芽)。因为开花时期也要维持叶片生长,低温时期不要太久。在光线不足时,如果气温大于23℃的时间超过24小时,会导致过多的营养生长而损失花苞。

 

 

  (二)光量

 

  1.在荷兰地区

 

  为得到适当的叶片与根部发育,需要提供足够光线。过多的光量则导致叶片有烧痕。太低的光量(低于100W/m 2)则导致植株生长停滞、品质不良、花苞发育不当且根部发育不良。适当的光量为2002,在阳光强烈的夏天(1400 W/㎡),要使用80~85﹪的遮荫网。

 

  2.在热带地区

 

  需要具有维持80~90﹪遮荫能力。通常使用遮荫65﹪的固定网与另一组遮荫65﹪的活动网。在具有暴雨的地区,要使用塑料布屋顶以减少病害,并减少雨水对介质的淋洗。(Note:此段内容针对印尼等地的遮雨棚简易设施,并不是讨论亚热带温室)

 

  适当的光量如下:

 

  1.成长阶段:5000~8000lux

 

  2.开花阶段:8000~15000lux

 

  在终年阳光普遍的地区,光量需求可提高20﹪。但是要注意光线的折射能力,使兰株叶片都得到均匀光线。高光量时要维持较高的相对湿度。

 

  (三)人工补光

 

  人工补光对叶片温度、微气候、兰苗成长都有益处,并可减少植株损失。其特点如下:

 

  1.穴盘小苗成长:促进生长快速并减少兰株损失;

 

  2.生长阶段:促进成长快速与发育更好;

 

  3.开花阶段:对花梗与花芽发育有帮助,减少花芽损失,增加品质。

 

  在冬天,蝴蝶兰至少需求12~14小时,3500~4000 lux的光量,因此适合使用人工光源。在有阳光的天气下使用过量光源将引起叶片转成红色,因而导致生长停滞。此外兰株至少维持8小时的暗期以确定可吸收二氧化碳。

 

  (四)二氧化碳浓度

 

  蝴蝶兰为景天酸代谢植物,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适当的浓度为600~800ppm。

 

  (五)相对湿度

 

  蝴蝶兰由于其生理结构可以保护自身在低湿状态下受到的应力影响,但是在太湿的环境下,高温高湿往往相伴着病害。最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为60%~80%RH。在高温低湿环境下需要增加相对湿度。适用的设备系统包括在温室上方以高压喷雾设备增加雾粒,在植床下方洒水,使用水墙与风扇等。但是要避免造成作物潮湿。加湿另一个附加效益是降低温度。

 

  (六)其它资料

 

  作物生长在高相对湿度的环境时,白日温度与日照量都可以增加,使温室内部维持恒温,并且要维持良好的空气循环。因此温室高度最好高于植物3~4公尺。

 

  为了能够分析植物生长所面临的问题,微气候的量测与记录十分重要。例如光量、温度与相对湿度都要进行量测与记录。量测作业可使用微电脑或手持的传感器,每日最高/最低值都需要量测。

栽培计划

  蝴蝶兰切花的栽培区分成两阶段:

 

  1.生长阶段:自小苗至成熟株。

 

  2.开花阶段:进行催花与切花出售。

 

  (一)生长阶段   

 

开始栽培时,较小型的品种或分级较小的小苗要在另一植床栽培。大型品种与较大等级可放置成方型排列,但是在叶幅开始接触之前要进行疏盆以避免长成又细又长的叶片。在欧洲,生长阶段所需植床面积约为总栽培面积的10﹪。

 

  (二)开花阶段

 

  经济成本计算,有5年的开花期

 

  在植株已发育成4~5叶后,重新移植在15~17cm盆,盆器间距在此已可固定。具有较大叶幅的品种间距要加大。在兰株已成长至足够的大小,而且根系发育健全时,此兰株即可做为开花株。

 

  每平方公尺平均约有20株,自开花种植到商业生产共有5年。苗株如果太小或是根系发育不良,花梗则更小而且花朵较小,盆插时间也不长,至下次抽梗的时间也更久。

 

  蝴蝶兰应该栽培于透明盆器。透明盆器可确保其成长更有活力,根系品质更好。盆器放在植床上,通风应该良好。活动植床宽度要小于1.6公尺,高度要适当,因此切花工作容易进行。

 

  灌溉系统

 

  可用的灌溉方法有:

 

  1.使用滴灌管路,

 

  2.利用固定喷嘴,由上而下灌溉,

 

  3.以人力进行,

 

  4.上述方法加以组合。

 

  蝴蝶兰叶片在叶片施肥时很容易自叶面吸收尿素等肥份。多孔性的介质对根部十分重要,尽管有负面的毛细效应但是其优点更多。在成长初期,使用淋灌或灌溉手臂进行灌溉对作物十分有用。在开花阶段,为了避免浇水引起花瓣上的灰霉病,使用滴灌管路较好。在花梗已有许多花朵时,自上方浇水容易造成花梗折断。

 

  灌溉水不得含有化学成分与可见的微生物。水中所含的钠、氯离子不得超过100mg/l ,重碳酸盐不得过量。如果没有良好水源,则必须使用逆渗透处理的水。浇水水量与气候、介质与株龄有关。在西欧的环境,灌溉水量大约如下:冬天7~10天1次,夏天5~7天1次。在生长时期,水温需要为18~20℃以避免根部损失。

 

  在生长期与移至大盆的第一个月,水分必须由上方施用,除了可以确实维持介质足够湿润之外,也可避免介质顶层产生盐化现象。在根部发育健全后可改用滴灌系统。一年至少要有一次自上方给水以淋洗介质。

 

  肥料

 

  蝴蝶兰的施肥可使用复合肥料或是直接施用氮肥。肥料的施用依品种而异。如果使用基肥,基肥必须含有Dolokal (L3~4 kg / l)与PG混合物,pH的范围为5.2~6.2,EC范围为0.8~1.2mS/cm。氮肥如果太高会导致叶片过度生长。EC值如果太高,根部则会死亡。如果太低,植株缺乏微量元素。量测EC最好的方式是灌溉后收集底部排出的水分。超过1.5mS/cm代表此盆内介质已盐化。通常根部会形成桶红色斑点,这时需要以清水或低EC的水质加以淋洗。

 

  蝴蝶兰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温持续很久,否则不应停肥。冬天为蝴蝶兰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导致无花或花少。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7~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蝴蝶兰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2~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

 

  开花阶段

 

  植株具有5片成熟叶片时可进行催花。在植株足够成熟而且历经一个转换时期即自然抽出花梗。在秋天的自然催花于第二年2~3月即可出售。利用温度与光量调节可控制花期。花梗上所有花苞除最后一朵外而其它花苞已全部开放时即可切下销售。切下花梗时通常已具有三个花芽。第二株花梗即自其余花芽抽出,而且自顶芽开始。然而催出这种新花梗所需求的时间更久,因此是否采用此项先自然开花再抽出第二花梗的方式则由所需花梗品质与销售计划以决定。除了第一花梗,只要植株健康,第二次可有双花梗生成,可以当做切花出售。因此平均每年可售出2.5支花梗。花梗抽出后以吊绳维持挺直以避免变曲。

 

  未成熟花株

 

  在生长时期,未成熟即抽出的花梗需要迅速摘除。在花梗未变硬之前可以以人工摘除。如果花梗已坚硬,则必须以工具切除。摘除或切除作业之前,手与工具都必须消毒以避免传染疾病。在生长期维持27℃的温度可避免此过早开花现象。

分期养护

  蝴蝶兰从瓶苗到开花出售分5个生长阶段:瓶苗、小苗、中苗、大苗、开花阶段。栽培管理要点如下。

 

  一、前期管理。瓶苗生长阶段,最适生长温度白天为25~28℃,夜间18~20℃。小苗阶段生长适温23℃。35℃以上或10℃以下,生长停止。刚出瓶的小苗温度应低于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80%,光线控制在1000勒克斯以下。通过一段过渡期后,光照逐渐提高到1万勒克斯,最后可达1.5万勒克斯。

 

  小苗生长阶段的肥水管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组培苗出瓶后3~5天内不宜灌肥、浇水,但需马上进行杀菌处理。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叶面杀菌,隔天喷生根粉,喷3次。经3~5天过渡期后,第1次灌肥,用花多多10号(氮、磷、钾比例为30:10:10)1800倍液喷施,以水苔全湿为标准。隔1天再用花多多10号(30:10:10)2500倍液喷叶面肥。1周后,据小苗干湿情况第2次灌肥,此时以高氮、低磷、低钾为施肥原则。

 

  经4个月培育后,小苗长成中苗,此时应换盆。水草松紧度以手自然握拳掌心下方肌肉的松紧度标准,松紧度可大可小,但必须统一标准。中苗时期管理基本和小苗阶段相似,但光照可提高到2万勒克斯。施肥以花多多8、1号(氮、磷、钾比例分别为20:10:20、20:20:20)交替使用。中苗时期要注意新叶的走向与长势,一般按东西走向放置,并定期对叶片进行反转。此时施肥原则为低氮、高磷、高钾。

 

  中苗经4~6个月培育后进入大苗阶段。管理方法与中苗一样,但施肥采用1号花多多(氮、磷、钾比例为20:20:20)。

 

  二、后期管理。开花期即生长后期的管理。蝴蝶兰的开花是低温促成的,所以除在管理上要精细外,还应控制好温度。首先保持温度在20℃以上2个月,以后将夜间温度降至18℃以下,45天后形成花芽。花芽形成后夜间温度保持在18~20℃,白天保持25~28℃。3~4个月后可开花,花期温度略为降低,但不低于15℃,花芽伸出后必须竖立支柱,即在花茎伸展而尚未倒伏前竖立支柱,并将花茎绑在支柱上,留给花茎伸长增粗的空间。

 

  开花期水肥管理尤为重要。浇水宜在上午10时实施,避免将水直接洒到花朵上。浇水后采用抽风机通风,保持棚内空气新鲜,使残留水分尽快散失。此时施肥以花多多2号(氮、磷、钾比例为10:30:20)1000倍液为佳,视蝴蝶兰自身状况而定。

 

  蝴蝶兰易患软腐病、灰斑病。软腐病传染性极快,一旦发现立即将病株隔离。病株可用代酸锰锌或好生灵防治。通常15天杀菌1次。

 

  蝴蝶兰也分不同季节的养护,冬天为蝴蝶兰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导致无花或花少。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7天至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蝴蝶兰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2周至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2]

养护要点

  1.栽培介质:蝴蝶兰常见的栽培介质主要以水草、苔藓为主。

 

  2.温度:家庭养蝴蝶兰首先要保证温度。蝴蝶兰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生长时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蝴蝶兰适宜生长温度为16~30℃。秋冬和冬春之交以及冬季气温低时应注意增温,一般冬季有供暖设备的房间,这个温度不难达到,但要注意,不要将花直接放在暖气片上或离之过近。夏季温度偏高时需要降温,并注意通风,若温度高于32℃,蝴蝶兰通常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要避免持续高温。春节前后为盛花期,适当降温可延长观赏时间,开花时夜间温度最好控制在13~16℃之间,但不能低于13℃。

 

  3.浇水:蝴蝶兰原产于原始森林中,雾气较多,温度较高。蝴蝶兰没有粗大的假球茎储存养分,如果空气中湿度不足,则叶面发皱且软弱无力。因此,蝴蝶兰宜在通风、湿度高的环境中栽培养护。蝴蝶兰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60%~80%。蝴蝶兰新根伸长旺盛期要多浇水,花后休眠期少浇水。春秋两季每天下午五时前后浇水一次,夏季植株生长旺盛,每天上午九时和下午五时各浇一次水,冬季光照弱,温度低,隔周浇水一次已足够,宜在上午十时前进行。如遇寒潮来袭,不宜浇水,保持干燥,待寒潮过后再恢复浇水。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当栽培基质表面变干时再浇一次透水,水温应与室温接近。当室内空气干燥时,可用喷雾器直接向叶面喷雾,见叶面潮湿即可,但注意,花期喷水不可将水雾喷到花朵上。自来水应贮存72小时以上方可浇灌。4.光照:尽管蝴蝶兰较喜阴,但仍需要使兰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后,适当的光可促使蝴蝶兰开花,使开出的花艳丽持久,一般应放在室内有散射光处,勿让阳光直射。

 

  5.通风:蝴蝶兰的正常生长需要流动的新鲜空气,故家养蝴蝶兰通风一定要良好,尤其是在夏季高湿期,一定要以良好的通风来防暑,同时也能避免病虫害的感染。

 

  6.营养:蝴蝶兰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温持续很久,否则不应停肥。冬天为蝴蝶兰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导致无花或花少。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7~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蝴蝶兰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2~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

 

  7.花后管理:花期一般在春节前后,观赏期可长达2~3个月。当花枯萎后,须尽早将凋谢的花剪去,这样可减少养分的消耗。如果将花茎从基部数4~5节处剪去,2~3个月后可再度开花。但这样植株养分消耗过大,不利于来年的生长。如想来年再度开出好花,最好将花茎从基部剪下,当基质老化时,应适时更换,否则透气性变差,会引起根系腐烂,使植株生长减弱甚至死亡。一般在新叶生长出的5月份换盆为宜。

 

  注意事项

 

  1.浇水过频:栽培蝴蝶兰的朋友,总是担心蝴蝶兰缺水,不管栽培介质是否干燥,天天浇水,造成严重烂根。

 

  2.温度过低:通常蝴蝶兰开花株上市的时间大多在早春,而买回家后一般也都置于客厅等处欣赏,这些地方的日温虽然足够,但夜温却稍嫌偏低。另一方面,专业栽培的兰花大多是在设备良好的温室里,相比之下,家里的温度和湿度都稍嫌不足,使得植株的长势往往会日益衰弱。因此,有时不论养护得多么好,兰花仍有不开花的时候。

 

  3.施肥过量:有肥就施,而且不注意浓度,觉得施了肥就会长得快。须知蝴蝶兰宜施薄肥,应少量多次。切记“进补”不可过度,不然适得其反。

 

  4.小株种大盆:觉得用大盆,可以给蝴蝶兰宽松的环境,用料充足。其实用大盆后,水草不易干燥,须知蝴蝶兰喜通气,气通则舒畅。

 

  5.花朵干包:现在的蝴蝶兰大多是催花催出来的,离开基地以后,环境改变后很容易出现干包问题,这时不要认为是干的,不要多浇水,而是增加室内的湿度,控制室内的温度,温度不能太高。购花时尽量选花瓣厚的。

栽培管理

  概述

 

  喜高气温、高湿度、通风半阴环境,忌水涝气闷。越冬温度不低于15度。由于蝴蝶兰出生于热带雨林地区,本性喜暖畏寒。生长适温为18~30℃,冬季15C以下就会停止生长,低于10℃容易死亡。在岭南各地如要进行批量生产,必须要有防寒设施,实行保护性栽培。如果家庭小量种植,在遇冷时立即移入室内保持温度便可以安全过冬。

 

  对它的繁殖大多采用细胞组织培养,经试管育成幼苗移栽,大约经过两年左右便可开花。有些母株当花期结束后,有时花梗上的腋芽也会生长发育成为子株,当它长出根时可从花梗上切下进行分株繁殖。

 

  质料

 

  由于其气生属性,其盆栽的植料不宜用泥土,而要采用水苔、浮石、桫椤屑、木炭碎等,或者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渺楞板(又称蛇木)上,让它自行附着生长。这种栽培方法乃系仿照它在原始时的生态环境。当它开花时把整块板子挂在墙上观赏,确实别有一番韵味。蝴蝶兰的气根颇多,其根尖翠绿,相当敏感,要细心加以保护,切不可触动损伤根尖,否则此根会停止生长。

 

  温度

 

  蝴蝶兰属热带高温兰,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低于15度即进入休眠,低于10℃容易死亡。但高于35℃高温影响生长并容易患病。开花需经历一个月的15~18℃低温才能促成花芽分化,此后如果继续持续低温则花梗萌发迟缓。

 

  空气

 

  蝴蝶兰喜欢空气高湿且通风的环境。要求空气经常保持湿度60%~80%,并且保持空气流通最好有微风吹拂,盆内不能积水过多,根如果被液态水包围达6~8小时,极易烂根,所以通气是养好蝴蝶兰的关键,质料需酥松透气则根生长强健。忌干热风吹拂。北方冬季种植不能放在暖气片上或直对空调风吹拂。

 

  阳光

 

  蝴蝶兰自然条件下多附生于热带雨林高树枝干上有树荫庇护。忌烈日直射,否则会大面积灼伤叶片,但也不耐室内过阴,会导致生长缓慢不利于养分存储和开花。最好能放于朝北朝东的阳台或窗台旁,使之接受到散射光,则生长强健病害少。

 

  水分

 

  由于没有匍匐茎和假鳞茎,蝴蝶兰不耐旱,又由于气生性质 蝴蝶兰也畏涝湿。夏季高温时期保持材质湿润即可,可用喷雾洒水降温增湿(但不能使叶心留水容易烂心)也可在花盆旁用湿润的毛巾增湿,但一定注意:根不能长时间过分阴湿,特别是被液态水长时间包围极易腐烂,如夏日每日浇水量以当日能自然风干为好,间干间湿,这样会大大减少腐根和病害的发生率。冬季少浇水仅保持材质微湿即可。

 

  施肥

 

  蝴蝶兰施肥原则为 薄肥勤施,切忌过浓化肥。浓度以化肥包装说明上标称浓度再稀释1倍左右适宜。即在1500~2000倍左右。也可用蝶兰专用肥。在生长期施氮钾肥 催花期施用磷钾肥。每周或半月施用一次即可。开花期休眠期不施肥,但在花前期和花后期应注意适当补充肥料。

栽培技术

  蝴蝶兰为附主性兰花,栽培时要求根部通气好,盆栽基质必须疏松、排水和透气,常用苔藓、蕨根、树皮块、棷壳或蛭石等。新株栽植后约3O-40天长出新根。

 

  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花芽形成至开花期,多施磷钾肥。并经常在地面、叶面喷水,提高空气湿度,对茎叶生长十分有利。每年5-6月花后新根开始生长时换企,温度应在 20-25℃。若温度太低,新株恢复慢,而且易腐烂。32℃以上高温对蝴蝶兰生长不利,会促使其进入半休眠状态,影响花芽分化,结果不开花。蝴蝶兰花序长,花朵大,盆栽时需立支架,防止倾倒,影响花容。

 

  花盆要大点花盆大小也很重要,如花卉的根部很大,花盆也要适当增大,如根部较小,也不要用太大的花盆,如花盆较大内装土壤则多,容易使土壤通透性较差。栽种时,兰花、山茶、杜鹃、白兰、栀子等需用酸性土(山土),蝴蝶兰、君子兰用腐叶土,桂花、铁树、棕竹等用田园土2/3,外加煤球灰1/3,目的是增加土壤通透性。

病虫害防治

  蝴蝶兰开花主要受温度影响。花芽分化需要低温刺激。在日间20~23℃夜间18℃以下低温(但不可长时间低至15℃以下)刺激一月后即可使茎内的潜伏芽转化为花芽。此后当花芽突破表皮长为花梗后,就需要较高温度,以正常的生长温度为宜,持续低温会致使花梗抽发缓慢,花朵偏小甚至中途萎焉。开花期适当增加日照有助于花大色艳提早开花。蝴蝶兰病虫害防治蝴蝶兰病害的发生大多因为环境及卫生不佳导致,尤其是在低温或日照不足时特别容易产生病害,定时的环境清扫及温湿控制、病株快速移除可防止大部份的病害发生及传播。蝴蝶兰的病害一般可分为细菌、霉菌、昆虫、环境产生,发病情形及防治方法如下:

 

  细菌性病害:此类病害一开始多于内部组织繁殖,而后漫延于叶面及株体表面上,常见症状有分泌汁液及腐烂,多因浇水过量或经由昆虫或植株间的接触传染。黑腐病症状:为兰株常见的疾病,蝴蝶兰获病通常全株溃烂而死,是相当严重的病害。防治方法:需特别注意温室通风,也需适当调降温度。若有兰株发生此并需避免喷洒水份,避免病情延漫。应以杀菌粉喷洒预防未获病兰株,并仅快将病株移除。

 

  褐腐病症状:可说是兰病中相当难处理的的一种病害,初期于株体或叶面产生淡色斑点,随后渐渐变浓转成深褐色,并让株体产生皱折。褐腐病发病延伸相当快,从初步发病至皱摺产生发生腐烂只需一日时间,通常早上染病晚间即开始腐烂,是相当麻烦的蝴蝶兰病害。褐腐病大多发生在空气湿度高的环境,由以春夏时节最易发病,此时是空气湿度较高,兰株生长较快的时间,一旦兰株得病易使周围兰花一同获病。防治方法:褐腐病易发生于空气湿度高的环境,若是有兰株发现病状需停止浇水,并且将发病部份剪除,并施以杀菌药物,若是病情严重或有病况扩大疑虑可将病株移除或隔离。若其它兰株有染病风险可以杀菌粉喷洒预防,春夏时湿度亦要严格控制,并且保持兰园通风及环境清洁。

 

  霉菌:环境湿度变化太大或是土壤及养液肥肥力因素引起植株受损,发生霉菌攻击兰猪组织。降低灌溉水EC值、减少介质水分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另外兰花花瓣上的灰霉病也属霉菌病变,会在兰花朵上形小斑点,这种病变的原因在于过于潮湿或是相对湿度太高,需进行温湿度控管。

 

  斑点病症状:大多发病于的叶上,初期叶面会产生圆形黑褐色斑点,斑点逐渐扩散最后导致兰株腐烂,属于菌病一种,多发生于秋冬低温潮湿且通风不良之环境。防治方法:这种病变多发生在低温潮湿且通风不良之环境,防治方法首重改善潮湿并保持叶面干燥,在寒冷天候仅量少浇水,并且提高环境温度并保持通风,物使潮湿水份滞流于株体上。叶枯病症状:叶枯病在初期会于叶尖开始变色,随后逐渐漫延至全叶及全株,最后整株兰花呈深褐色,受害兰株株体硬死。这种病变亦因环境过于潮湿导致,需注意湿度控制。

 

  防治方法:注意兰园的湿度控制,改善通风也是需要特别注意处。若有发病疑虑可喷洒杀菌粉预防,已获病兰花需尽快切除隔离避免灾情扩大。

 

  昆虫蛞蝓与蜗牛蛞蝓跟蜗牛是常见的蝴蝶兰害虫,常发生的病害情形是幼株体被啃咬产生小洞,影响兰花外观及生长。蜗牛与蛞蝓的病害相当快速,短期间就可造成很多兰株受害,一旦发现需尽快处使用除虫药剂驱除。蹒类红蜘蛛蹒类会在叶部叮咬产生变形与变色,造成兰花外观及生长不利因素。可以杀虫剂控制这类病虫。

 

  环境引起的生理异常 花苞掉落在兰花开花完后,若是光线过强室温温度太高,容易发生花期未结束即脱落现像。若是兰花根部发展不良也有可能造成。蝴蝶兰花苞掉落需从以上两点着手处理。斑点兰花产生斑点不一定是病菌问题,有时光线过强或是环境适应不良也会产生相同症状,需注意环境之变化,尤其是株体迁移时亦需特别注意。

 

Ushbu sotuvchidan

Barchasini ko'r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