Добро пожаловать в GoBozor
Цена от
772 173 so'm
Гарантия доставки и возврата
Опоздаем на 45 дней, получите заказ бесплатно. Подробнее
Служба поддержки
Ответим на любые вопросы каждый день.
Безопасная оплата
Примем оплату картой или в рассрочку
Доступна рассрочка
О товаре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и
2022.07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202656422
32开
9787559846181
诗经通释(全三册) 古典文学理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静芝
238.00
Описание
主编推荐 | |
"★ 20世纪台湾《诗经》研究集大成作品,大陆首次整理出版 本书作者王静芝教授是20世纪中后期台湾著名学者,一生精研国学经典。他辗转北京、重庆、台北三地治学,师承余嘉锡、启功、沈尹默,后长期执教于台湾辅仁大学,历任中国文学系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长,在学界声望卓著,张大春等一代台湾学人多有出其门下。本书集合静芝先生《诗经》研究的主要成果,最早成书于1968年,在台湾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尤其多见于大学课堂内外,是学习《诗经》的入门代表作品。时隔半个多世纪,本书首次在大陆整理出版,以飨新一辈读者学人。等 |
目录 | |
●"诗从平易见艰辛——思忆静芝先生的国学教育(张大春) 自叙 凡例 绪论 国风 雅 小雅 大雅 颂 周颂 鲁颂 商颂" |
内容简介 | |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与诗学审美的源头,也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气味的起点。本书为《诗经》做详解通释,先以阐明读诗基本方法的绪论为引领,再收录《诗经》全文,每首诗下又包含原文、诗旨、注音、词义、章句解说、旧注考辨、文学赏析等内容,注释详尽,可供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读者用作阅读、学习与检索的参考书籍。 《诗经》存世悠久,注释版本众多,前人讲解中多有分歧之处。本书作者王静芝教授在20世纪下半叶台湾学术界及教育界声望卓著,曾长期任教于辅仁大学,历任中国文学系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长。他精研经史典籍数十载,以传习经典、续通文脉为己任,将毕生治诗的成果集于此书,“字注句解,贯串全章,单义简释,力求明快”,以望为“初学及自修者”提供一个简明平易的门径,一窥经典之基与诗史之美,是帮助今日读者与学人领会《诗经》全貌的经典之作。 " |
作者简介 | |
王静芝(1916—2002),本名大安,号菊农、霜茂楼主,晚号龙壑,笔名王方曙。祖籍黑龙江佳木斯,生于沈阳,寄籍北平,卒于台北。北平辅仁大学毕业,大学时从余嘉锡先生习国文古典,从启功先生习书画,抗战内徙重庆,又从沈尹默先生学书法。赴台后任教辅仁大学,历任中国文学系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长,许多著名学者均出其门下。著有《诗经通释》《王静芝论书丛稿》等数十种作品。 |
精彩内容 | |
诗从平易见艰辛 ——思忆静芝先生的国学教育 张大春 静芝先生,是我在辅仁大学读书时期的系主任和研究所所长。我大学入学的第一天头一堂课,即是静芝先生亲自主持及讲述的系务与课程介绍。其中最重要的课题是:我们的学系不应如俗称之“辅大中文系”,而该正名为“辅大国文系”。“称中文系,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外国人的地位了。”他再三强调。这句话可以算是我的大学国文或者国学导读的第一章、第一节、第一个主题旋律。四十多年后想来,静芝先生当时的谆谆切切,确有远见。 在《诗经通释》书前的自叙中,有这样一段话:“说《诗》之书,或过于繁富;或过于专精;或择句寻字,别作释言;或略抒己见,随笔议论。其中虽各有精到之处,而初学者徒见其浩繁分歧,无从寻绎。”这段话之中,有两个字非常重要,那就是“初学”。静芝先生讲学,始终强调要使初学者跬步积等 |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и
2022.07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202656422
32开
Описание
主编推荐 | |
"★ 20世纪台湾《诗经》研究集大成作品,大陆首次整理出版 本书作者王静芝教授是20世纪中后期台湾著名学者,一生精研国学经典。他辗转北京、重庆、台北三地治学,师承余嘉锡、启功、沈尹默,后长期执教于台湾辅仁大学,历任中国文学系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长,在学界声望卓著,张大春等一代台湾学人多有出其门下。本书集合静芝先生《诗经》研究的主要成果,最早成书于1968年,在台湾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尤其多见于大学课堂内外,是学习《诗经》的入门代表作品。时隔半个多世纪,本书首次在大陆整理出版,以飨新一辈读者学人。等 |
目录 | |
●"诗从平易见艰辛——思忆静芝先生的国学教育(张大春) 自叙 凡例 绪论 国风 雅 小雅 大雅 颂 周颂 鲁颂 商颂" |
内容简介 | |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与诗学审美的源头,也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气味的起点。本书为《诗经》做详解通释,先以阐明读诗基本方法的绪论为引领,再收录《诗经》全文,每首诗下又包含原文、诗旨、注音、词义、章句解说、旧注考辨、文学赏析等内容,注释详尽,可供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读者用作阅读、学习与检索的参考书籍。 《诗经》存世悠久,注释版本众多,前人讲解中多有分歧之处。本书作者王静芝教授在20世纪下半叶台湾学术界及教育界声望卓著,曾长期任教于辅仁大学,历任中国文学系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长。他精研经史典籍数十载,以传习经典、续通文脉为己任,将毕生治诗的成果集于此书,“字注句解,贯串全章,单义简释,力求明快”,以望为“初学及自修者”提供一个简明平易的门径,一窥经典之基与诗史之美,是帮助今日读者与学人领会《诗经》全貌的经典之作。 " |
作者简介 | |
王静芝(1916—2002),本名大安,号菊农、霜茂楼主,晚号龙壑,笔名王方曙。祖籍黑龙江佳木斯,生于沈阳,寄籍北平,卒于台北。北平辅仁大学毕业,大学时从余嘉锡先生习国文古典,从启功先生习书画,抗战内徙重庆,又从沈尹默先生学书法。赴台后任教辅仁大学,历任中国文学系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长,许多著名学者均出其门下。著有《诗经通释》《王静芝论书丛稿》等数十种作品。 |
精彩内容 | |
诗从平易见艰辛 ——思忆静芝先生的国学教育 张大春 静芝先生,是我在辅仁大学读书时期的系主任和研究所所长。我大学入学的第一天头一堂课,即是静芝先生亲自主持及讲述的系务与课程介绍。其中最重要的课题是:我们的学系不应如俗称之“辅大中文系”,而该正名为“辅大国文系”。“称中文系,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外国人的地位了。”他再三强调。这句话可以算是我的大学国文或者国学导读的第一章、第一节、第一个主题旋律。四十多年后想来,静芝先生当时的谆谆切切,确有远见。 在《诗经通释》书前的自叙中,有这样一段话:“说《诗》之书,或过于繁富;或过于专精;或择句寻字,别作释言;或略抒己见,随笔议论。其中虽各有精到之处,而初学者徒见其浩繁分歧,无从寻绎。”这段话之中,有两个字非常重要,那就是“初学”。静芝先生讲学,始终强调要使初学者跬步积等 |